大光明电影院外的《花样年华》巨幅怀旧海报成为影迷拍照打卡点。
首映式上,影迷热情似火。
一名观众拍摄电影票以作纪念。 均 本报记者 赖鑫琳 摄
“仿佛看到《繁花》番外。”这两天,经过大光明电影院的观众发现,影院户外广告已换上王家卫执导电影《花样年华》的海报。站在海报前,框入充满复古情调的影院背景以及上海夜色,一些影迷赞叹“这里是最有电影感的拍照打卡地”。
2月12日,这部首映于千禧年的电影推出“25周年导演特别版”,并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首映,这是《花样年华》“史上最长版本”。去年底,同是王家卫导演的热播剧《繁花》推出番外短片《好久不见》,片中正是以《花样年华》于2000年在大光明影院举行首映礼为结尾,宝总与汪小姐在戏里的首映式中“重逢”。而在《花样年华》导演特别版片尾的新增片段中,“周慕云”与“苏丽珍”重逢在2001年的一家便利店,“续写”了影片中20世纪60年代未完成的故事。戏里戏外,这两部与上海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作品巧妙互文,被影迷称为“最强影视售后”,也成为上海这座电影之城的缩影。
导演特别版《花样年华》今天起正式上映,能否在上海创造新的文旅热点?
与上海千丝万缕的联系
2月12日,微雨,大光明电影院门口挂着复古的红色横幅“《花样年华》电影首映礼”,横幅上最前面有一行小字“25周年导演特别版4K”,字迹斑驳,配上影院25年来未曾改变的外立面和巨幅电影海报,让人有一种时光穿越的感觉。
影院大堂布置成醒目的红色,正如王家卫在电影里使用的标志性色调。红色的帷幔上投映着《花样年华》的片段,观众的耳边响起电影中的经典插曲,氛围感十足。大光明电影院工作人员介绍,此次首映礼活动特别做了复古布置,包括售票处的招牌、横幅等都仿照了1999年到2000年的场景,给观众带来独特的沉浸感和仪式感。
不少观众特地穿了旗袍来观影。“80后”张小姐是第一次看《花样年华》,“我是梁朝伟的粉丝,以前没看过这部电影,但一直记得他‘有一张船票’的台词,也很好奇这次新增的内容。”张小姐穿了一件黑色的长袖旗袍,外面罩着白色仿皮草外套,“旗袍是以前在网上买的,今天终于有机会穿了。出门前,我在家里打扮了好久”。她笑着表示,自己是一名护士,看完电影后还要去上夜班。
电影《花样年华》以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为背景,讲述了苏丽珍(张曼玉饰)与周慕云(梁朝伟饰)之间一段浪漫而隐秘的情感,将爱情中的暧昧、克制、拉扯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呈现,被不少影迷奉为“本世纪最经典的爱情电影”。影片自2000年上映以来,获得过诸多国内外电影节奖项,是王家卫获奖最多的一部作品。
导演海量的素材拍摄方式,让众多影迷对“98分钟”背后的未知片段遐想不断,“王家卫藏了25年的镜头”也成为社交平台热点话题。
尽管已经看过多遍《花样年华》,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、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汤惟杰仍第一时间购票,打算去影院一睹为快。“2000年《花样年华》在上海首映时,尚不算特别轰动。现在导演剪辑的这个‘加长版’问世,自然要第一时间‘尝鲜’,大家都很好奇王导新增的5分钟内容是什么样的。”
《花样年华》与上海有着不小的渊源。它的灵感来自作家刘以鬯创作于1972年的长篇意识流小说《对倒》。小说以香港为背景,借鉴集邮中的“对倒”概念(一正一倒的双联邮票)展开叙事,描写两位素不相识的主人公淳于白与亚杏的平行故事线。结尾两人在同一个影院里看了同场电影,直到散场都不知道彼此存在,但在各自回家后,都做了一个与陌生人温存的梦。《花样年华》没有直接改编《对倒》的情节,但在叙事策略、主题内核及美学形式上都有所借鉴,影片头尾的三段话也是从《对倒》长篇小说中摘录,并在电影结尾“特别鸣谢刘以鬯先生”。
小说里,淳于白是一位从上海到香港生活的中年男子,总是被现实的种种勾起对上海的回忆。而在《花样年华》中,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虽然没说过一句上海话台词,但房东孙太太用上海话跟她套近乎,“大家都是上海人”,道出了彼此的上海背景。
“在演员安排上,王家卫似乎也在刻意营造戏里戏外的联动互文。”汤惟杰说。电影一开场,从唱机中悠悠传出沪上评弹名角演唱的《珍珠塔》选段,呼应了人物身份。饰演房东孙太太的潘迪华是由上海到香港发展的资深演员,她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自己清楚地记得当年住在善钟路,也就是现在的常熟路。《花样年华》中,房东家的老保姆“王妈”不仅操着一口纯熟的老派沪语,还为雇主精心料理沪派饮食,这位“王妈”的饰演者钱似莺出生于上海,是中国早期武打片女星。
潘迪华也出演了王家卫此前的重要影片《阿飞正传》,饰演“阿飞”旭仔(张国荣饰)的养母,同样说一口地道的上海话。“在《阿飞正传》最后两分半钟,梁朝伟突然登场,数钞票,拿扑克,对着镜子梳头。有趣的是,这个在不少人看来略显突兀的结尾,十几年后成了一部当代小说的开头。”汤惟杰说。“独上阁楼,最好是在夜里。”在《繁花》的第一段,上海小说家金宇澄将这电影胶片上的两分半钟用数行文字描摹出来,这成了他与王家卫最初的连接。
2月12日,在《花样年华》25周年导演特别版首映礼上,胡歌、马伊琍、唐嫣、辛芷蕾、陈龙等《繁花》中的演员,以及作家金宇澄、编剧秦雯、影评人毛尖等和观众一同观影、交流。
《花样年华》《繁花》联动
日前发布的王家卫导演《花样年华》AI十问视频中,王家卫透露,影片最早的片名是《三个关于食物的故事》,苏丽珍和周慕云的故事只是其中一段。他原本的构思是由电饭煲、方便面、便利店串联影片,因为这三个不同时代的伟大发明改变了男女关系,也解放了更多被时代局限的人,新上映的《花样年华》导演特别版更接近王家卫最初的构想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个版本只在影院上映,不会上线流媒体平台。
汤惟杰注意到,大光明电影院、和平影都都在上映首日推出了20时46分开映的特别场次,这呼应了电影中的2046房间号,同时也是王家卫三部曲作品中下一部的名字。“这种设计能增强影院观影的仪式感。”记者发现,目前大光明电影院20时46分场已满座,和平影都该场次也同样售罄。
谈《花样年华》与上海的关联,离不开与黄河路仅一步之遥的大光明电影院。在《繁花》番外短片《好久不见》的结尾,《花样年华》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首映,阿宝和汪小姐隔着影院的红色座椅目光相遇,看得不少观众泪眼婆娑。短片中首映礼的主持人由原大光明电影院总经理、资深电影人吴鹤沪本色出演。2000年《花样年华》上映时,影片在上海的新闻发布会及观众见面会的主持人就由他担任。
“当时王家卫导演来上海,是我去机场接的,也是从那时开始和他熟悉、成为朋友的。”吴鹤沪回忆,去年10月的一个晚上,他陪着王家卫在大光明电影院上下走了一圈,王家卫详细询问了2000年的影院环境、地面颜色、演员登场时的情形,包括服务员的衣服式样等细节,“我问他,你向我了解得这么细,是不是要在大光明拍些东西?他马上笑着说,《繁花》拍过黄河路,也要拍拍大光明。你也来客串几个镜头。”
当时,吴鹤沪还不知道王家卫最终会把这一切与此次导演特别版《花样年华》关联在一起。得知影片上映的消息,他佩服导演的独特构思,“大光明是上海电影历史中不可回避的文化符号,在行业中有着标杆性的地位。而且,它离黄河路很近,通过短片让《花样年华》和《繁花》有机结合起来,在首映礼上请来《繁花》演员、编剧、原著作者与观众互动,也能产生更多与电影相关的话题。我时隔25年再主持一次导演特别版的首映礼,也很想听听大家的反响。”
吴鹤沪表示,《花样年华》带来的思考延续至今。“我们的票房统计系统2002年才建立起来。那时的票房和当下没有可比性。”他认为,此次上映的导演特别版加入2000年的故事,有望吸引当时的观众与现在的观众一同走入影院。
IP激活焕新的独特实践
很多年轻观众将《繁花》番外及《花样年华》上映称作“最强影视售后”,为导演在新增内容中给剧中CP“撒糖”、为弥补了遗憾的结局而点赞。在汤惟杰看来,这充分说明王家卫不仅是出色的电影艺术家,也是有眼光的电影经营家,在IP激活焕新上有独特思考。比如他在《繁花》的影视IP开发上就有着多维思考,剧作的热播带动了周边衍生品和文旅消费。
“《花样年华》和《繁花》的联动,实际上创新了‘影视售后’的模式,增进了经典影视内容和当下流行影视内容的联结。过去,影视售后大多基于剧中人物的关系延伸、文创的衍生,或者是影视产业的深入开发,而王家卫对自有的经典IP进行创新联动,表现形式更加新颖,而越新颖越容易吸引大家参与。”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何天平看来,经典IP和当下IP的联结是以情感为纽带,“能够增益影视售后的效能”。
类似《花样年华》这种IP焕新方式并不是第一次尝试,此前王家卫执导的《东邪西毒》就推出过修复和重新剪辑的终极版。汤惟杰认为,此次《花样年华》特别版上映,可以看作是电影人王家卫在新的感知、审美格局中保持电影活力的实践案例。此次放映选择“仅限影院”、拒绝流媒体的方式,也体现出他对影院观影的特有乐趣的某种坚持。“无论是创作还是发行放映端,当下电影受到的挑战越来越多。面对年轻观众流失问题,我们不能一边埋怨,一边仍然沿着既有思路做电影,王导选择的姿态是‘有所为’。无论是流行的影视售后策略,还是AI、短视频宣发,都是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走入影院,跟其他文娱方式、休闲方式‘争抢’他们的时间,这对于延续电影生命力非常重要。”
特别版《花样年华》能否延续《繁花》效应,带来新的文旅热?吴鹤沪认为,《繁花》讲述当下不少观众亲身经历过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涉及的话题更多,《花样年华》涉及的年代较早,更多是吸引影迷和文艺片受众,“它对城市文化的影响难以像《繁花》那么广,但会更深”。
“《繁花》小说问世后,很多导演表达了改编意愿,但最终王家卫获得了作者首肯。他最终通过《繁花》的改编来讲述自己心目中的上海。”汤惟杰觉得,由《对倒》到《花样年华》再到《繁花》,如今又回到《花样年华》,王家卫电影与上海这座电影之城形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。而更年轻一代导演的影作《好东西》的反响,无形中推进了新一轮影像符号与城市文旅的互动。在这些带有海派文化基因的影视作品带动下,有望推动更多有浓厚上海风貌、上海题材、上海气派的新作品出现。
“大光明电影院既是一个城市里具体的处所,也是一个关键的文化空间。把这一实体空间和文化空间、文化记忆相连接,它所能释放出来的艺术想象力、文化想象力是值得期待的。”何天平认为,这也是影视文旅双向赋能的一个举措,“过去两三年,在影视文旅的产业化、模式化的探索中,已经有过试水。王家卫以他的经典作品做联动,又增进了跟观众的情感连接,或许能够在文旅赋能上释放出更大的想象空间。”记者 钟菡 张熠
关键词:
上一篇 : 武大靖:多给运动员一些加油、呐喊和鼓励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最新推荐
王家卫藏了25年的镜头成热议话题,电影人积极与观众情感连接以延续电影生命力大光明电影院外的《花样年...
 商务部、文化和旅游部、国铁集团等9单位近日印发《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...
 2月12日元宵节,为给旅客营造温馨的节日氛围,各大车站纷纷邀请旅客参与我的铁路风景主题宣传活动...
 猜灯谜、摇元宵、做灯笼,乘务员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元宵送到旅客手中……2月12日,是传统的元宵节...
 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,湖北武汉这座传统的火炉之城靠着冷刷了一把冰雪经济热度。今年春节假期,在...
寒风凛冽,几名运动员灵活操控雪板,带起阵阵雪花……在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湖滑雪场,2024—2025全国学校...
新华网北京2月14日电(郭香玉)2月14日,国家林草局举行的《古树名木保护条例》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林草...
 假日文旅消费成为释放消费潜力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。为大众提供触手可及的文旅消...
 文化旅游业是关联性高、带动性强的民生产业、幸福产业。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,春节假期8天,全国...
新华社兰州2月7日电 题:雪后丹霞:半山素裹半山霓新华社记者王博、何问你见过雪后的七彩丹霞吗?刚下...
今年是湖南入境旅游发展年。在全球旅游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,场景创新已成为入境旅游突破发展瓶颈、实...
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,截至2月9日18时39分,国产动画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(以下简称《哪吒2》)总票房...
中新网陕西城固1月27日电 题:当张骞后人邂逅中亚留学生中新网记者 张远在室友王斌的热情推荐下,米飒...
中新网拉萨1月27日电 (徐晓辉 白玉凤 李学文)近日,清华大学的10名师生满怀热忱与期待,抵达西藏山南...
中新网2月7日电 据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消息,近期,北京海淀区双减专班针对违规学科培训密集开展执法检...
近日,新修订的《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正式印发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《办法...
学位授予、学前教育、科学副校长、每天一节体育课、15分钟课间……寒假已近尾声,新学期即将来临,对湖...
教育部关于印发《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》的通知教基〔2025〕1号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教育厅(教委),新疆...
2月7日,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式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举行,相信不少观众都对其中一个节目印象深...
2月8日,2025年WTT新加坡大满贯男双决赛中,王楚钦 林诗栋夺得男双冠军,林昀儒 高承睿获得亚军。
2月8日,哈尔滨亚冬会速度滑冰男子1500米决赛,中国选手宁忠岩夺得金牌。
中新网哈尔滨2月8日电(王妮娜)8日,哈尔滨亚冬会速度滑冰男子1500米决赛举行。中国队宁忠岩以1分45秒85...
中新网哈尔滨2月8日电(记者 国璇)8日,唯一晋级哈尔滨亚冬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A组决赛的中国选手王欣然...
新华社哈尔滨2月8日电 在刚刚结束的哈尔滨亚冬会越野滑雪女子个人短距离(传统技术)决赛中,中国队选手...
2月8日,哈尔滨亚冬会越野滑雪男子个人短距离(传统技术)决赛,中国选手王强夺得金牌。
2月8日,哈尔滨亚冬会速度滑冰女子1500米决赛,中国选手韩梅夺得金牌。
中新网哈尔滨2月8日电(王妮娜)8日,哈尔滨亚冬会速度滑冰女子1500米赛决赛在中国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速...
中新网哈尔滨2月8日电(记者 郭超凯 岳川)在2月8日举行的哈尔滨亚冬会越野滑雪男子个人短距离(传统技术...
中新网哈尔滨2月8日电(记者 岳川) 哈尔滨亚冬会8日迎来首个金牌日。在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...
中新网哈尔滨2月8日电(王妮娜)8日,哈尔滨亚冬会速度滑冰女子1500米赛决赛举行,中国队包揽前三,韩梅、...
中新网西安2月8日电 (记者 张一辰)首届CBA俱乐部杯赛决赛阶段比赛即将于9日在西安开启,北京控股、新...
人民日报记者 刘硕阳  季  芳  方  圆夜幕降临,哈尔滨国际...
中新网2月8日电 (记者 岳川)除冰球小组赛外,哈尔滨亚冬会首个金牌日的角逐已经结束。今日诞生的17枚...
中新网哈尔滨2月8日电(记者 岳川 郭超凯) 哈尔滨亚冬会8日迎来首个金牌日。在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...
中新社哈尔滨2月8日电 (记者 国璇) 哈尔滨亚冬会8日迎来首个金牌日。短道速滑决出5金,中国队混合团...
中新网2月8日电 (记者 刘璐)2月8日,哈尔滨亚冬会短道速滑项目进入首个金牌日,‌中国短道速滑队...
 新华社上海2月4日电(记者陈爱平)多家旅游平台4日发布最新盘点,2025年春节8天假期,我国国内游...
 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春节假期,北京接待入境游客9 1万人次,同比增长51 9%;...
 郑工长,现在从阿尔山返程的旅客日益增多,咱们不光要把线路设备维护好,保证列车运行安全,还要...
万家灯火辞旧岁,巳巳如意灵蛇来。新春假期,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贺岁活动精彩纷呈,从璀璨夺目的迎春...
新华网郑州2月5日电(杨登媛) 春运期间,无数铁路工作人员坚守岗位,用责任与奉献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团...
新华社天津2月5日电(记者宋瑞)春节期间,京津冀三地以瓣瓣同心京津冀,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,联合推...
 文物作为物质遗存,见证了悠久的历史文化。大到绵延万里的长城,小到一方石刻,这些都是时间给予...
 白羽肉鸡展翅高飞,竹产业链强势崛起……新年伊始,八闽大地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,各地充分挖掘...
新华社成都2月5日电 题:暖阳与冰雪同享 春节假期冬游四川热力足新华社记者李倩薇阳光明媚,景色怡人...
2025WTT新加坡大满贯女单1 32决赛,孙颖莎3-0战胜韩国削球手徐孝元,轻松晋级第二轮。三局比分为11-3、...
中新网哈尔滨2月4日电 题:亚冬会让世界看见这样的哈尔滨——亚冬会火炬传递侧记中新网记者王妮娜传亚...
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将于2月7日开幕。本届亚冬会共设置6个大项、11分项和64小项,六个大项分别是冬...
中新网2月4日电 (记者 王妮娜)4日是亚冬会第二个比赛日,当日冰壶比赛在哈尔滨平房区冰壶馆开赛,中国...
亚冬会马上就要开幕了,当前亚布力雪上赛区的筹备工作也已基本完成。在赛时期间,这里将为运动员、随队...
联系我们:55 16 53 8@qq.com
关于我们| 联系方式| 版权声明| 供稿服务| 友情链接
塞北网 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Copyright©2008-2020 By www.saibeinew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